时间:2022-08-30 03:59:45 | 浏览:2686
漫哥发呆了30分钟,实在想不到今天怎么开篇,所以还是算了,免了前戏,直接进入吧。
8月份的新能源车销量前十,第一名特斯拉Model 3一骑绝尘,卖了11811辆,是榜单里唯一进入万台俱乐部的车型。虽然特斯拉国产之后,骚操作不少,引得非议也不少。但是这跟水果手机一样,吐槽归吐槽,香也是真香。据说新款的特斯拉Model 3已经在议程之中,而且国内版会领先海外版,不知会不会更香呢?
排在第二的也是有黑马血统的品牌,五菱的宏光MINI。这车上市才两个月,8月就卖出了9150台,不知道努力点9月份能不能过万。这车打出"人民需要的代步车"为口号,外观如其名,迷你小巧,但不得不说有点老气。但人家可不是老头乐,好歹是上汽通用五菱,质量有保证。
第三名是埃安。漫哥刚从村里出来,一开始不知道埃安是啥车,直到看到英文名Aion S,才对上广汽新能源的号。8月份销量为4071辆,比第二名打了个半折。据说Aion S很多销量在北京那边,尤其是网约车那块。
长城的欧拉R1拿到了第四,8月销量3748辆,这个成绩同比增长了238.3%。欧拉R1是微型车,论造型的话,的确比五菱MINI可爱多了,男女通吃。续航里程有350公里,有快充功能。极速大概能跑到时速100公里。
奇瑞eQ挤入前五,销量为3307,同比去年8月也增长了41%。这车2014年就推出了,耕耘了挺久,基于奇瑞QQ的平台打造,外形也基本延续了QQ的设计。前不久有八卦说奇瑞eQ车身被太阳晒到变形,质量存疑。后来奇瑞解释说是因为车主自己重新上漆改装过,破坏了抗高温层导致的。
第六位是蔚来ES6,卖出2840台,同比增长58%。蔚来目前算是新势力的标杆,一般都是年轻又有钱的人买。别看月销两千多台好像有点少,人家可以换种说法:纯电SUV销量榜冠军,而且还是连续几个月那种。
理想ONE紧随蔚来后面,8月销量2711辆,排第七。理想ONE是款增程式电动车,开到没电的时候就靠汽油来发电继续跑。虽然号称能跑800公里续航,但纯电续航只有180公里,620公里是靠烧汽油发电的。而800公里续航的代价是,车重2.3吨。
比亚迪两款新能源车拿到第8和第9名,分别是秦EV卖出2437辆,汉EV卖出2400辆。比亚迪汉上市不久,据说订单就破3万了。又据说汉EV销量才这么点,是因为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产能不够,明年会好起来。
前十的最后一名被威马EX5拿下,销量为2042台,同比也大增了141%。威马EX5比较低调,不过也卖了两年了,累计销量超过3w,所以威马也很自豪的说是继特斯拉model 3后销量达到3w的电动汽车。也不想想人家才开卖多久。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编辑:我应该在车底)
商用车整体及新能源市场规模变化趋势(万台)然而, 在整体市场走弱的背景下,受到政策和创新模式的共同推动,新能源商用车依然保持了强劲。此外, 2022年的疫情发酵更是使得行业陷入谷底。商用车市场经历了持续增长后,随着国六切换完成迎来周期性下滑。
汽车行业正经历大变革,那些抓住了新能源趋势的车企,往往能够在这个时代创造市场佳绩。在国外,特斯拉是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头羊,而在国内,比亚迪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新能源汽车之王。据CNMO了解,近日有机构公布了二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情况,结果在纯
在过去这六个月里,各大汽车厂商为了吸引更多的关注并争夺市场份额,推出了大批新品,让消费者看得眼花缭乱。《电动大咖》从中精选出了几款重磅新能源车型,大家可以看看有没有自己钟意的“菜”。盛夏的到来,让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来2021年已经过去了一半。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8月17日,大批出口车辆在山东港口烟台港集结等待装船。唐克摄(人民视觉)在海口国家高新区海马工业园焊接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组装、打磨汽车配件。近年来,海马汽车正向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转型,不断拓展海外市场。
电动化已经成为大势所驱,不仅催生出一批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也纷纷加快布局,不过随着纯电动汽车的普及,也引发了很多争论,比如"里程焦虑",人们半路因电量不足而抛锚,更还害怕低电量时找不到充电桩,尤其是在冬季,还要面对续航缩水,近日,国内知名第
IT之家 7 月 9 日消息,乘联会 2022 年 6 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22 年 6 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 57.1 万辆,同比增长 141.4%,环比增长 35.3%。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 53.2 万辆,同。
日前,调研机构杰兰路咨询,发布了国内18个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声量调查情况。分别从知名度、熟悉度、美誉度和推荐度四个维度,介绍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声量。调查的设定条件为,已购车的车主,综合考虑所。其中,比较有意思的一个调查是“推荐度”调查。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来源 | 心能源车资讯 3月以来,超20家新能源车企陆续宣布涨价。追根溯源,除受2022年补贴退坡30%影响以外,上游动力电池原料价格飙升导致生产成本暴增,实为新能源产业下游“涨啮城郭”的绝对因素。 自
延续昨日弱势,光伏方向今日再度杀跌,隆基绿能早盘大跌6%,天合光能大跌11%,晶澳科技、皖维高新、大族激光均出现明显跳水。除光伏赛道外,新能源车细分板块也杀跌明显,TOPCON电池领跌两市,江淮汽车大跌8%。从市场角度看,这些个股近期都呈现
虽然一级市场机构正“闹钱荒”,但二级市场的上市公司正“LP(有限合伙人)化”,频繁设立产业基金,不吝成本将资金撒向一级市场。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年初至10月21日,共有363家上市公司参与设立的并购基金事项(含已完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