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9 13:00:08 | 浏览:838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魏度
中国天楹实控人严圣军和茅洪菊夫妇又在豪赌,不过相较于其此前在环保业“蛇吞象”大手笔并购尝到甜头不同的是,在目前中国天楹资金捉襟见肘情况下,这次他们胜算的几率可能不会太大。
9月8日晚间,中国天楹(000035.SZ)发布重磅公告,公司与他方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内蒙古通辽市建设风光储氢氨一体化零碳产业园。
这一看上去不起眼的公告,预计总投资惊人,高达600亿元,加上打造零碳产业装备制造中心的投资100亿元,合计高达700亿元。
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天楹的总资产为241.53亿元,不考虑超过60亿元的债务,公司可动用资金仅有4.13亿元,高达700亿元投资的资金从何而来?
今年以来,为了向新能源领域转型,中国天楹密集公告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但均未披露投资情况。
作为曾经的环保领军企业,中国天楹在环保业务布局方面也曾疯狂过。如今,公司收缩环保业务,全力挺进新能源领域,进行一次更为疯狂的豪赌。
今年上半年,中国天楹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了近70%。
跨界新能源疯狂布局
在产业转型路上,中国天楹的动作让人吃惊。
始于去年,中国天楹开始向新能源领域转型。一开始,公司就大动作频频。
2021年11月,中国天楹与江苏省如东县人民政府签署《新能源产业投资协议》,并与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美国STERA能源公司、天空塔(北京)储能正式签订中国境内首个100MWh重力储能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以重力储能为切入点,全面进军新能源赛道。
今年初,公司控股子公司Atlas还与重力储能技术开发商EV公司签署了《技术许可使用协议》,Atlas获EV在中国区使用许可技术建造和运营重力储能系统设施的独家授权,加速推动重力储能项目在中国落地。
今年4月,公司控股子公司阿特拉斯(江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七局新能(上海)建设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公司系统构建新能源产业发展生态。
5月16日,公司与国网江苏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布局重力储能技术研究与项目开发事项。
6月1日,公司控股子公司阿特拉斯(江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又与中电建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能源市场开发相关事宜达成战略合作。
8月11日,公司与宜昌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在宜昌市分期投资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新能源、“无废城市”、智能装备制造、塑料高值利用等项目。其中,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项目计划投资10 亿元。新能源项目投资建设区域能源中心,包含储能中心、氢能中心、零碳能源互联网中心和智能网联中心等。
8月13日,公司又与国家电投集团浙江新能源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就在国内开发建设重力储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综合智慧能源等电力能源项目展开合作。
上述涉及储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合作协议,多为意向性协议、框架协议等,中国天楹均未披露具体项目、计划投资的金额。
最新的一次公告,让人惊呆了。9月8日晚间,中国天楹发布公告称,为推动通辽风光储氢氨一体化零碳产业园建设,全力打造通辽风光氢储全产业链装备制造基地,公司与通辽市人民政府、中国投资协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内容涉及多方面, 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十四五”期间共同打造通辽千万千瓦级风光储氢氨一体化零碳产业园,其中风力发电6GW、光伏发电4GW,重力储能2GWH,绿氢5万吨/年,绿氨30万吨/年,总投资600亿元。共同打造零碳产业装备制造中心,重点打造重力储能、绿氢、绿氨、生物质北方零碳装备制造业中心,总投资100亿元。共同发起通辽零碳产业母基金,设立子基金群,发起规模首期20亿元。
此外,合作各方还共同发起成立重力储能研究院、绿氢研究院、绿氨研究院、生物质能研究院,围绕通辽城市和乡村零废、零污的运营和治理开展全方位合作,围绕通辽风光储氢氨一体化零碳产业园,共同推动打造通辽市双碳数据管理和监测平台,搭建蒙东零碳能源示范中心,为通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支持。
高达700亿元的投资,让人颇感意外。截至今年9月9日,中国天楹的市值为164.05亿元,700亿元的投资是公司市值的4倍多。
60亿债务重压下资金捉襟见肘
高调宣称700亿元投资进军新能源,对中国天楹而言,究竟是利好还是利空,目前难以判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天楹有些力有不逮。
中国天楹前身为江苏天盈,成立于2006年,以垃圾焚烧发电起家,2014年通过重组借壳中科建实现上市,从此后更名为中国天楹。
上市之后,插上了资本翅膀的中国天楹疯狂扩张。2015年,公司收购了深圳平湖垃圾发电项目以及签订泰国VKE垃圾发电项目,还买断比利时WATERLEAU公司Energize垃圾转化能源技术。
最为受关注的是2019年,中国天楹实施了一次“蛇吞象”式并购。公司耗资88.82亿元收购了西班牙环保公司Urbaser,当时,Urbaser已深耕城市固废处理27载,世界排名第六,业务覆盖全球数十个国家。当时,标的资产是中国天楹的2.65倍。
正是借助本次收购,中国天楹打开了国际市场,营业收入规模也快速扩大。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首超百亿,达185.87亿元,2020年突破200亿元,达218.67亿元。
出人意料的是,2021年,中国天楹又将Urbaser出售,交易作价116.68亿元。一买一卖的倒手之间,不考虑资金成本,公司赚了约27.86亿元。
随之而来的是,业绩下滑。2021年,受出售Urbaser影响,营业收入下降,但投资收益增加,带动净利润增长。
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25.05亿元、1.24亿元,同比下降幅度为78.15%、63.51%。公司实现的扣非净利润为1.08亿元,同比下降68.82%,这表明业绩下滑源于主营业务。
扣非净利润1.08亿元,仅为2019年中期的52.43%。
除了业绩下滑,中国天楹还存在财务压力。
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账面货币资金11.30亿元,其中,受限资金7.17亿元,可以动用的资金仅为4.13亿元。与之对应的是,公司短期借款14.96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2.37亿元、长期借款33.31亿元,长短期债务合计为60.64亿元,其中短期债务为27.33亿元。
数据显示,可动用的资金只有4.13亿元,维持日常经营都有些勉为其难,何谈700亿元投资建设。
不谈此前披露的合作项目,单单指最新披露的700亿元,中国天楹的资金都没有着落。尽管是三方共建,事实上,通辽市预计会通过政策支持,投资仍然以中国天楹为主导。
疯狂下注新能源,在财务紧张的情况下,中国天楹可能难有胜算。
二级市场上,9月9日,中国天楹以涨停价7.05元/股开盘。但很快被炸板,最终,全天交易结束,涨幅仅为1.40%,收报6.50元/股。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该公司管理规模为7925亿元,较去年末的11134亿元缩水3209亿元,降幅为29%。Wind数据显示,富安达基金管理规模在去年末终于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1134亿元,但在今年二季度末已回撤至7925亿元。
但刀锋还是看好新能源,看好光伏储能产业链。盘后有两个大消息,一个是总理广东深圳考察,在比亚迪公司,他表示新能源汽车在异军突起,要抓紧研究延续实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税收政策,扩大大宗消费!正好光伏最近涨幅过大,明天新能源汽车可以出来接棒。
今天三大指数算是低开拉升然后下挫又反弹拉升的走势,创业板指比较强势一点,拉升之后表现还不错。收盘时候都收涨,创业板指数涨多一点点。今天上午,辅助生殖板块活跃,培育钻石板块、TOPCON电池板块、煤炭开采行业、旅游酒店、粮食概念、证券板块、特高压板块和船舶制造等诸多板块先后拉升。
行业事件1、8月11日,根据中汽协数据,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倍,汽车产销量创历年同期最高值,预计8月汽车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随着9月汽车市场传统黄金消费季的到来,乘用车产销将会呈现快速增长。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该公司管理规模为7925亿元,较去年末的11134亿元缩水3209亿元,降幅为29%。Wind数据显示,富安达基金管理规模在去年末终于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1134亿元,但在今年二季度末已回撤至7925亿元。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欧碳中和混合发起C基金经理刘伟伟表示,仍将持续看好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此外,他认为,随着产业链价格逐步回归合理,大型地面电站这类对价格敏感度较高的装机需求会逐步释放,从而带动明年行业维持高增长阶段,“光伏中还有一个子行业就是储能,大型地面电站以及家庭户用系统对于储能的需求非常高”。
板块表现板块方面,新能源方向继续受到资金追捧,光伏板块再创新高,但午后涨幅逐渐收窄。截至收盘,恒生指数上涨0.46%,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42%。今天茅指数、宁组合也有不错表现,主要得益于外资今天的买入,持续性还有待观察。
首先疫情的好转直接对于电池产业链的排产都有较好的修复,包括新能源车的生产。当前八月份,整个七月份的数据已经出来了,基本上同比的销量有120%以上的增速,环比销量基本上跟六月份持平。03动力电池未来的发展空间今年大家看到国内新能源车新车的渗透率达到了25%以上,可能都会焦虑渗透率上限到底在哪里?
毕马威同时对下半年中国经济“三驾马车”的走势做出了判断。毕马威在报告中指出,两方面因素是支撑上半年基建投资持续上升的关键,一是在适度超前布局基础设施和宏观政策应出尽出的政策主基调下,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力度明显靠前,财政支撑基建的取向明显,二是当前专项债项目的储备相对充分,已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共支撑超过238万个项目。
央视网消息:8月16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8月份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1—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5个,总投资10028亿元。7月份,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个,总投资2368亿元,主要集中在水利、能源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