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0 18:24:10 | 浏览:2499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
国庆期间,一部以“三线建设”为背景,以十九冶、攀钢、攀煤等川内三线工业企业为故事原型的工业史诗电视剧《火红年华》热播,引发广泛关注。老牌资源型城市攀枝花,在三线建设时期“异军突起”,成就共和国钢铁神话。近年来,因矿而生、因钢而兴的攀枝花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探索新路径,寻求城市发展新动能。
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资源城市,攀枝花正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寻找工业强市新赛道。开年以来,在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面更是动作不断。“如果您期望在清洁能源领域大显身手,请来攀枝花。”今年西博会上,攀枝花市特色产业推介会邀请100余家知名企业、科研机构代表们共商合作、共谋发展,市委书记张正红发出“6张请帖”,其中一张请帖的主题词就是“清洁能源”。
优势:风、光、水电将带来发展新动能
10月9日下午,攀枝花市西区尖山脚下,随着金沙水电站4号机组清脆的合闸声,一股强大的电流瞬间通过220千伏线路和高压电网,飞越山川、涌进千家万户。面对今年全国电力供应紧张局面,金沙水电站4台机组全部建成并网发电,对于保障电力稳定,无疑是雪中送炭。
“攀枝花具有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的良好基础,按照‘双碳’目标要求,全市正在积极培育新能源。”攀枝花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郭太鸿介绍,攀枝花提出发展钒钛先进材料、新能源及氢能、钢铁先进材料、石墨材料等六大绿色低碳特色优势产业。
发展新能源产业,攀枝花具有较为成熟的条件。目前,攀枝花已探明晶质石墨保有资源储量1555万吨,居全国第三;年均温度20.3℃,年日照2700小时,是建设光伏电站的一类地区;金沙江、雅砻江穿城而过,年径流量1100亿立方米,“水风光”可开发能源达1400万千瓦。
“充足的清洁能源和丰富的钒钛石墨等特色资源,可支撑氢能全产业链、百亿级锂电池、全钒液流电池等储能产业项目发展。”攀枝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产业推进科副科长李山说,由于本身具有优势突出的钒钛磁铁矿资源,攀枝花清洁能源占比较高且增长潜力较大。
此外,攀枝花工业生产也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要素保障条件。眼下,攀枝花钢企欣宇化工有限公司,攀钢集团、龙蟒佰利联集团正在推进建设的海绵钛项目,就可以副产大量氢气。攀煤联合焦化、德胜集团、翰通联合焦化等企业每年产生的大量焦炉煤气可以制备氢气。二滩、观音岩、桐子林、金沙等大中型水电站,为制备廉价绿色氢气提供了试验、应用和产业化条件。
现状: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加速推动产业项目落地
5月9日,攀枝花市首个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30000吨新能源负极材料项目一期生产线在位于攀枝花东区的四川目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产,标志着攀西地区实现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零”突破。
在企业生产车间,一排排装有原材料石油焦的石墨坩埚整齐列队,等待技术工人运送至石墨化炉中通电加热。“加热温度达3000℃以上,加热时长约20小时。”现场技术人员介绍,经过看似简单的工序处理后,获得的成品电阻率及灰分降低,用作锂电池负极材料,不仅更加绿色环保,电池动能也更强。目前,该新能源负极材料生产线一期年产量为8000吨。
去年12月30日,开沃汽车集团攀枝花项目开工,成为攀枝花引进的首个新能源汽车项目。作为传统重工业城市,攀枝花在交通运输、钢铁冶金、发电等多个领域都对新能源,尤其是氢能存在着大量应用需求。
“攀枝花工矿企业较多,短途物流运输需求较大,重卡物流有较好应用场景,而且氢能在重卡物流运输领域在安全、平价等方面具有较好应用示范效应。”李山说,由于上网容量不足,发展氢能示范产业可以将风光资源就地深加工转变成经济效益。
其实,早在2003年,攀枝花就与四川大学合作,开展关于钒钛基储氢合金的技术开发,其研究成果“V-Ti-Cr-Fe钒钛四元合金体系”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所有储氢材料中室温附近工作的综合性能最优的材料。眼下,攀枝花相关企业正加快钒液流电池核心关键技术攻关。
“从去年11月开始,团队在攀枝花开展详细调研,经过论证认为攀枝花是氢能全产业链要素较为完整的城市,在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环节都有优势。”攀枝花市氢阳能源研究院数据中心负责人陈爱平告诉记者,团队被当地发展氢能的优越条件和前景吸引,从北京“迁移”而来,致力于技术攻关和项目产业化落地。
未来:人才、制度、应用场景同步创新
在陈爱平看来,攀枝花市氢能产业链还在构建过程中,相关企业数量少,部分环节还需进一步完善。除了资源优势,攀枝花发展新能源产业急需吸引人才。“目前11名团队核心成员,全部来自于北京。和三线建设一样,新一轮的发展机遇,需要更多人才支持。”
针对这一短板,攀枝花正加强氢能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集聚氢能领域高端领军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国际合作等方式,鼓励高校、大专院校开设相关课程,培育一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及各类技能型人才,为产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同时,建立氢能产业人才信息数据库、人才供需信息服务平台,为氢能领域专家、科技人才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培育和聚集具有先进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研发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才、技术、信息等高端要素向氢能产业聚集。
未来,攀枝花将同步发展氢能研发、供给、储运、应用及相关产业,打造一个氢能研发高地、一个绿氢供给高地、一个氢能产业高端制造基地,创新“交通、发电、工业”三大应用场景。
“在项目引进、企业培育、科技创新、示范应用、要素保障等方面,都将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郭太鸿介绍,攀枝花将通过制定氢能产业项目和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审批流程,建立监管体系,推动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为氢能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国庆期间,一部以“三线建设”为背景,以十九冶、攀钢、攀煤等川内三线工业企业为故事原型的工业史诗电视剧《火红年华》热播,引发广泛关注。老牌资源型城市攀枝花,在三线建设时期“异军突起”,成就共和国钢铁
近日,农发行攀枝花市分行再次向四川和苑智仁公司投放中长期贷款1亿元,支持攀枝花市仁和区林业资源提升改造项目。截至目前,已累计投放贷款2.44亿元。构建健康、稳定、高效森林生态系统是战略之举,是减少因灾损失的惠民之举。攀枝花仁和区林业资源提升
文/桃李作为汽车市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市场保有量也不断增加,据相关部门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已经突破一千万辆,而且新能源汽车的增速仍不断提高。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好,但是新能源汽车所面临。
作者 | 韩哲熙;编辑 | 张麟36氪To B产业组会为大家汇总每日新能源领域的主要新闻,8月25日新能源行业动态日报如下:新能源应用风向比亚迪准备推出起步价百万元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近日,比亚迪持股90%的腾势品牌推出的D9创始限量版车型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2月28日,攀枝花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一批任免名单。决定任命:胡健康为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秘书长;谭明安为攀枝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卢瑜为攀枝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李福
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 肖洋 见习记者 周翼四川最南,攀枝花市,绿色低碳产业带来的改变是悄无声息的。城市内,3条500万千伏的双回线,正每时每刻将将清洁能源的发电输送到东部的繁华都市;乡村里,阳光“晒”出零碳示范村,这里随处可见的光伏发电设备
近日,在攀枝花市区及周边,美丽的攀枝花热烈盛开,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构成一幅色彩浓烈的热带风景画。攀枝花树又称木棉树,每年1-3月份先开花,后长叶,树形高大,雄壮魁梧,枝干舒展,树龄可达数百年,因此也被称为“英雄树”。目前,攀枝花已进入盛开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周翼 记者 席秦岭 肖洋1月6日,攀枝花市召开“两会”新闻发布会。封面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攀枝花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将于1月8日开幕,政协攀枝花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将于1月7日开幕,会期均为3天半。目前,“
2021年,攀枝花有A级风景区22个,其中5A级风景区0个,4A级风景区3个,3A级风景区5个,2A级风景区13个,1A级风景区1个。一、4A级风景区1、攀枝花市二滩国家森林公园攀枝花市盐边县中环南路11号2、攀枝花市格萨拉生态旅游景区攀枝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9月14日,攀枝花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一次会议通过决定任命:周强为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攀枝花市公安局局长;胡健康为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秘书长;谭明安为攀枝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新闻发布会现场封面新闻记者 徐湘东 席秦岭 肖洋四川省攀枝花市,是我国全国“纬度最北、海拔最高、成熟最晚、品质最优”的芒果主产区,全市芒果种植面积103.6万亩,产量54.5万吨,攀枝花芒果也被誉为“最好吃的芒果”。5月13日,阳光的味道—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11月16日,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关于刘亚玲等22名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经攀枝花市政府第91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任命:刘亚玲为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张林为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胡
一到冬天,攀枝花的旅游简直不要太火爆!外地人来攀枝花怎么耍呢?小花给大家推荐三条精品一日游线路,玩的全是攀枝花的经典景区,当天打来回,而且价格实惠~是外地人游攀枝花的最佳选择哟~01行程规划08:00指定地点集合08:00-08:30出发前
说到攀枝花最先浮现在你脑海里的是什么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是多民族的移民城市?是渡口、钢城、钒钛之都、阳光花城?是晚熟的芒果、早春的枇杷、大田的石榴?还是有着一线城市消费水平的五线城市?相信说起对攀枝花的第一印象大家的回答无非是阳光、水
“三线建设”绝不仅仅是一段尘封的历史,那是一段无数人的拼搏岁月,是默默奉献的家国情怀,是我们现在所有安稳、和平和幸福的基础。在广阔的大三线,几百万建设者开创了我国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工业大迁移和工业大开发。他们创造出“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