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4 15:23:44 | 浏览:1970
在“绿牌”“油价破九”“新能源补贴”等要素的推动,新能源市场迎来井喷式发展机遇。上到互联网大咖,下到制造、房地产等外门汉,都掀起一波“新能源潮”。但开启加速键的汽车市场,也让很多车友无从下手。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挑选出最适合入手的五款新能源车型,让你从此告别选择困难症。
特斯拉Model 3
售价区间:29.0988-36.79万(Model 3的价格变动颇大,具体价格应参考当时市场)
特斯拉Model 3算是一款争议比较大的车型,在很多推荐该车型的评论中,我们不乏能看到“特斯拉水军”“刹车失灵”等词汇。但其一直都是有价无市,想要入手一台往往要排上半年的队。可见,特斯拉“全球第一新能源”的名号,并不会有太多的水分。
先从争议最大的安全性上看,特斯拉Model 3曾获得过美国的IIHS的顶级安全评定,在耐撞性评估上拿下全部最高的评价。同时,新款特斯拉Model 3所搭载的AutoPliont智能驾驶辅助功能,配合9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1个毫米波雷达和 2块FSD芯片,能够给用户带来丰富的科技体验,提供自动泊车、车辆紧急避让、自适应续航等科技性配置。
车机系统也是特斯拉Model 3的一大亮点,首先UI交互设计很新颖,能够帮助车主提升驾驶效率。其次,特斯拉Model 3还能提供丰富的娱乐性配置,不仅可以向手机一样登录腾讯视频、B站等,还能够支持车机游戏,这也是特斯拉Model 3的一大亮点,很有潮玩的特色。所以说,实践出真理,如果担心可以自己去试驾特斯拉Model 3,好好感受真实性。
比亚迪宋PLUS DM-i
售价区间:15.28-21.68万
提到新能源车型,必然不能离开后起之秀的比亚迪。凭借在轿车、SUV、MPV等领域的综合布局,其再今年上半年拿下了646399辆的成绩,无限逼近去年整年的销量成绩。其中,最值得小编推荐的车型便是比亚迪宋PLUS DM-i,其能够很好的与家用市场相贴合。
首先,价格适中。相较于“蔚小理”开局便是地狱模式的价格,比亚迪宋PLUS DM-i 20万的区间可以说很暖心,能够让用户以小价格尝新能源的鲜。其次,比亚迪宋PLUS DM-i的续航里程也能解决用户的心头大患——续航不足问题。通过混动模式,能够提供1000公里+的表现,配合0.9L-1.5L/100公里的油耗,开起来绝对的放心。另外,比亚迪宋PLUS DM-i的空间表现同样在线。定位为紧凑型SUV,长度却达到了4705毫米,轴距为2765毫米,附加的座椅加热/通风、电动调节(部分车型),能够很好的融入家用市场。
小鹏P5
售价区间:17.79-24.99万
“低价高智能”,如果你买新能源车型是为了体验科技的魅力,但又不想花太多的钱。小鹏的“走量车型”小鹏P5绝对是你的真爱,它没有理想的入门水平高,也没有蔚来的配置订购策略。
首先,小鹏P5配有同级别最多的32个传感器,硬件水平一流,能承担起智能驾驶的需求。其次,小鹏P5配备的XPILOT 3.5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能够实现城市区间的智能辅助,除最低配车型外,其余车型都是满配出场,全速自适应巡航、360度全景影像、DOW开门预警、前方碰撞预警、自动泊车入位等等,让驾驶质感大幅度提升。同时,其还具有透明底盘、对外放电的特色配置,体验感颇高。另外,小鹏P5可以提供12000元选配的智能睡眠空间和20000的智能生活空间,让座椅秒变床,可以提供45英寸的车载幕布、智能冰箱、智能香氛系统等配置,进一步向小资生活靠拢。
凯迪拉克LYRIQ锐歌
售价区间:43.97-47.97万
如果你既想要面子,又想要里子,买一台合资新能源SUV。那么,凯迪拉克LYRIQ锐歌绝对是你的不二选择。作为新能源市场的后入局者,其能够很好地吸取百家精华,但入门水平高,是唯一的缺点。
具体来看,凯迪拉克LYRIQ锐歌拥有美系车型的魁梧身材,长度能达到5003毫米,轴距也能达到3094毫米,配合宽敞的后排空间和平坦的地板,能够满足用户的大空间梦想。
同时,凯迪拉克LYRIQ锐歌的配置也很在线,其安全配置拉到了满值,整个配置表基本爆满,全系标配360度全景影像、全速自适应巡航、倒车车侧预警、自动泊车入位、遥控泊车,安全科技体验满分。座椅配置同样如此,座椅通风/加热/按摩、电动调节、记忆功能、后座出风口等等,成功延续美系在奢华舒适性上的优势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么一个大块头,续航里程却能达到600和653公里,配合40.2分钟从20%至80%电量的快充,能够很好的解决续航问题,算是一台综合性很高的车型。唯一遗憾的是,其入门要求太高,各个车型之间的区分度不高,很难贴合高性价比用户的定位。
宝马i3
售价区间:34.99万
虽说如今新能源浪潮已呈大势所趋,但仍有不少车友不愿意接受新能源产品,而宝马i3便是这部分车友的最佳备选。品牌坚挺、油改电与燃油车型的关联度高,综合实力硬朗。
首先,宝马i3在外观设计上就与燃油车型相贴合,整体保留宝马3系的布局,只是加入封闭式的格栅和蓝色装饰条,去凸显新能源的区分感,从用户初印象上就给人一种怀旧感。其次,内饰是标准的家族新式设计,采用由12.3英寸液晶仪表盘和14.9英寸中央触控屏组成的双联屏,内部还能支持全新的iDrive 8.0车机系统,在语音交互上有着出色的表现。最后,动力传承宝马的运动基因,在提供526公里续航的基础上,能够实现6.2秒的破百能力,日常使用无太多诟病。
最后:
以上五款车型既能满足高知群体的小资生活需求,也能满足家用市场的定位,想来终究有一款能够符合你的胃口。当然,如今新能源市场日异月新,产品变化飞快,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审美、科技需求、动力需求、续航需求,去选择符合自己定位的产品。
文/桃李作为汽车市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市场保有量也不断增加,据相关部门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已经突破一千万辆,而且新能源汽车的增速仍不断提高。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好,但是新能源汽车所面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杜巧梅北京报道8月19日,据央视新闻消息,为扩大消费,培育新增长点和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相关产业升级,国常会确定了将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期限延期至2023年底。继续予以免征车船税和消费税、路权、牌照等支持。
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什么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双擎动力等等都分不清楚,再有就是为什么有些新能源车能够拿到各种补贴,但有些却不行,带着这么一大。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持续火热,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开始走进大家的视野。
“保险公司一般对新能源车的保费比燃油车高出一到两千元,因为新能源车电子元器件比较多,容易坏。”一位驾龄超过30年的私家车主表示,“新能源车保费一般要八、九千,同价位的燃油车只要六、七千。”新能源车险比燃油车险价格更贵,似乎是大多车主的共同认
作者 | 韩哲熙;编辑 | 张麟36氪To B产业组会为大家汇总每日新能源领域的主要新闻,8月25日新能源行业动态日报如下:新能源应用风向比亚迪准备推出起步价百万元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近日,比亚迪持股90%的腾势品牌推出的D9创始限量版车型
在“绿牌”“油价破九”“新能源补贴”等要素的推动,新能源市场迎来井喷式发展机遇。上到互联网大咖,下到制造、房地产等外门汉,都掀起一波“新能源潮”。但开启加速键的汽车市场,也让很多车友无从下手。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挑选出最适合入手的五款新能源车
包括埃安和哪吒的后11名的总销量为108792辆。比亚迪以162530辆的成绩遥遥领先于第二名的广汽埃安,埃安的成绩为25033辆,哪吒的成绩为14037辆。2022年七月,新能源汽车仍旧分为两大阵营。
经过五年时间的高速发展,在这场新能源汽车大战中,人们最先想到的是风起云涌的新势力们的各种理念、各种营销、各种话题,仿佛在这个领域,它们已然成为了新能源界的代言人和。在电动化转型的背景下,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开始挤在一条赛道拼硬实力。
1月7日,新京报汽车新闻部联合千龙智库共同发布《2020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年度价值报告》,2020年的品牌价值传播影响力排行榜出炉,68家新能源汽车品牌上榜。特斯拉、蔚来、比亚迪三家新能源汽车品牌位列2020年度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品牌价值传。
来源:【汽车纵横全媒体】6月车市强势回暖,新能源销量再创新高。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跨过千万辆大关,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不再小众。未来,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燃油车的替代产品,快速增长趋势还将持续。
#汽车一夏-懂车号创作季#“新四化”、“碳达峰”、“碳中和”……一系列政治正确、发展方向也正确的名词,开始逐渐占领各大汽车制造商官方宣传页面的头版,新能源与数字化趋势正迅速蔓延量产汽车市场。不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谁能够率先占领新能
2022年6月新能源汽车细分品牌累计终端零售销量排行出炉:排名前十名的细分品牌依次为:比亚迪、特斯拉、上汽通用五菱、广汽埃安、奇瑞新能源、小鹏汽车、长安汽车、理想汽车、哪吒汽车、蔚来。前十名总计销售35.7万台,为本月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71。
2022年7月新能源汽车细分品牌累计终端零售销量排行出炉:排名前十名的细分品牌依次为: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广汽埃安、长安汽车、奇瑞新能源、几何汽车、上汽大众、小鹏汽车、哪吒汽车、理想汽车,前十名总计销售29.1万台,为本月新能源汽车总销量
随着疫情情况的好转,汽车市场的生产制造都逐渐恢复了正常,整体消费市场也开始回暖,且还有中央的600亿购置税减免政策,更加带动了市场消费的增长。新能源市场是现在汽车市场的重中之重,各车企推出的车型也让人眼花缭乱,想要购车的时候真是无从下手了。
注:小康股份的销量包含赛力斯“蔚小理”销量环比下跌超20%7月,小鹏汽车新车交付量达到11524辆,同比增长达43%,环比下跌25%,所有车型销量相比6月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P。各大新能源车厂商7月销量同比仍然维持高增速,但环比增速已见疲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