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4 15:23:50 | 浏览:778
在燃油车时代,我们的几大国有车企靠着与海外品牌的合资模式,成为市场的中坚力量。到了新能源时代,新能源的“头啖汤”被蔚小理这些造车新势力喝到,海外品牌们对新能源反应迟滞,让国有车企们也意识到发展新能源不能再依靠合资模式。
因此,近年来几大国有汽车集团都开始相继发展起自己的新能源品牌。而且,这次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参考造车新势力,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希望能够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在新能源赛道中突围。
当然,各家新能源品牌的发展步伐未必一致,遇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不知道你更看好哪一家的发展。
广汽埃安
在燃油车时代,广汽排在“四大”集团之后,而在新能源时代,虽然广汽埃安不是国有车企中起步最早的,但可能是至今为止发展最快,也最为稳健的一个。
2017年,广汽新能源品牌成立,三年之后广汽新能源正式独立,更名为广汽埃安。2021年,广汽埃安在独立运营第二年就实现全年销量12.4万辆,同时期的蔚小理年销量还在10万左右。今年7月,埃安的销量超2.5万辆,同比增长138.3%,再次刷新了记录;1-7月的累计销量达到12.52万辆,同比增长135%,前7个月的销量和去年全年销量基本持平。
目前,埃安推出的AION LX Plus、AION V Plus、AION S Plus、AION Y四款车型,在市场上都有相当不错的反响。在三电领域,埃安也有着包括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超倍速电池技术、A480超充桩及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在内的一系列核心技术。
2021年,埃安率先启动混改。此后,埃安开始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并引入了诚通集团、南网动能、广州爱安3家战略投资者,融资金额为25.66亿元。今年7月,埃安A轮引战增资项目在广东联合产权交易中心预挂牌,这标志着埃安又朝着独立上市的目标迈进了一步。
投资机构预测,埃安的估值将会在850亿元-1700亿元左右。但目前埃安与其他造车新势力一样仍处于亏损状态,数据显示近三年累计亏损26.98亿元。
岚图汽车
作为东风集团自己的新能源独立品牌,岚图汽车仅比埃安晚一年成立,但岚图的第一款车型直到2021年才上市。
目前,岚图推出的两款车型,一款是SUV车型岚图FREE,另一款是新能源MPV岚图梦想家。虽然两款车型在市场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但目前从销量表现来看缺乏持续力。7月岚图公布销量为1793辆,其中今年5月上市,订单过万的岚图梦想家完成了“中国高端品牌MPV首个1000台交付”,但也意味着上市已经一年的岚图FREE月销量已经下滑到三位数。
虽然销量不佳,但岚图的资本化运作速度丝毫不慢。8月2日,岚图汽车的增资项目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预披露,这也是岚图首次外部股权融资。根据公告,岚图目前89.66股权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10.34%的股权由员工持股平台持有。这次募资,也意味着岚图的市场化改革又进一步。
预披露公告显示,岚图2021年净亏损7.06亿元;今年上半年净亏损7.37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88%。也就是说,岚图从2021年6月第一款车型上市到今年6月30日,一年时间累计净亏损14.43亿元。
目前,岚图最大的问题在于销量。针对这个情况,东风集团也在上个月对岚图的领导班子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以期能够扭转销量成绩。
长安深蓝
长安深蓝是长安汽车今年4月才发布的新能源品牌,是新能源赛道上名副其实的后来者。尽管长安深蓝的首款车型深蓝SL03还没开始正式交付,但我们大致可以从目前的市场反响上做出一些判断。
近几年长安汽车爆款频出,因此长安深蓝在新能源赛道上虽然迟到,但在技术上绝对也是有备而来,从长安深蓝SL03这款车上就能看出来。首先是全电数字平台,这是业内首个兼容纯电、增程、氢燃料等多种动力构型的车型平台,随之而来的还有超集电驱、微核高频脉冲加热iBC数字电池管家等多项新技术。
所以一款长安深蓝SL03既有纯电版,也有增程版,甚至还有氢电版,价位下至16.89,上至69.99万。不仅用一款车型覆盖了多种动力形式,多个价格区间,还首次打出了氢电的概念。这也让长安深蓝SL03一上市就火爆市场,33分钟订单破万。
因此,长安深蓝SL03理论上具备了成为爆款的实力,之后就要看具体的交付以及后续新车型的表现了。而在资本市场层面,长安新能源在今年1月份刚刚完成了B轮近50亿元的融资,所以长安深蓝拆分或者独立资本化运作的步伐或许没那么快。
阿维塔
阿维塔的前身长安汽车和蔚来汽车成立于2018年的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双方各持股50%。此后几年,长安蔚来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2021年,长安蔚来更名阿维塔科技,相继引入宁德时代、华为等重量级伙伴,开始市场化运作。目前,阿维塔的第一大股东是长安汽车,第二大股东是宁德时代。
8月8日,阿维塔的首款车型阿维塔11刚刚公布了售价,34.99-40.99万元,并宣布将会在12月开始交付。因此这款车的市场表现也只能在之后的几个月里才能看出端倪。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长安汽车,还是宁德时代,抑或是华为,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出于不同的目的,也都希望能够在新能源中高端市场有所斩获,因此阿维塔不会像此前的长安蔚来那样迟迟没有进展。
在资本层面,阿维塔科最近刚刚完成了A轮融资,整体融资规模近50亿元。阿维塔科技整体融资规模近50亿元,投后估值近百亿。据了解,阿维塔科技未来也有独立上市的计划。
智己汽车
智己汽车是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打造的全新用户型汽车品牌,成立也仅仅只是一年半时间。成立初期,智己的创始轮融资号称已达百亿量级。其中,上汽集团出资54亿元,持有54%的股权;张江高科与阿里巴巴各出资18亿元,分别持有18%股权。因此,可以说智己汽车在上汽集团的位置类似于阿维塔在长安集团的位置,定位高端市场。
目前,智己汽车的首款车型智己L7已经在今年6月份开始陆续交付,累计交付1051台,成为国内35万元以上豪华纯电车型中累计交付量最快破千车型。第二款车型智己LS7也已经曝光,预计将在下半年正式发布并上市。2023年,智己汽车还将导入两款豪华纯电智能B级车型进军主流豪华细分市场。可以说产品计划都在稳步推进当中。
而在上汽集团内部,智己汽车被称作“一号工程”,由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亲自挂帅,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任总指挥,也充分显示出了上汽对智己汽车的重视。
与阿维塔几乎是同一时间,智己也已经完成了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交银集团旗下股权投资平台交银资本领投,上汽集团继续追加投资,并引入工银投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中信证券投资等多家主流投资机构。此轮融资完成后,智己汽车的估值已经将近300亿元。
飞凡汽车
2021年10月,原荣威品牌下的纯品牌R汽车独立,改名为飞凡汽车,成为上汽集团旗下又一个独立的新能源品牌,以轻资产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同时还将5%的股权用于员工持股来激励员工。
严格来说,飞凡与智己在市场上是会有部分重叠的。如果说智己汽车是上汽与合作伙伴联姻的产物,飞凡汽车就是上汽集团自己的亲儿子。但本着“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理念,上汽的这种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飞凡汽车的发展节奏远不及同门兄弟智己以及其他新能源品牌。2021年R品牌(飞凡汽车)全年累计销量为18436辆,堪堪完成预期3万辆销售目标的一半。今年6月,飞凡汽车品牌总体销量仅为454辆,其中上市已经一年多的MARVEL R销量仅28辆,其余的则是飞凡ER6。而被视为飞凡汽车今年翻身之作的R7,目前上市时间、交付时间、最终售价还未确定。
尽管上汽集团将大量资金与资源投入其中,但无论是原来的R品牌还是现在的飞凡汽车,目前为止都还没有拿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有消息称,飞凡汽车也有独立IPO的计划,但是在销量没有起色前,IPO似乎也难以启动。
极狐汽车
如果要说中国新能源整车第一股,当然是北汽蓝谷。北汽蓝谷的前身北汽新能源曾经一度七年问鼎中国纯电汽车销冠。在2018年时销量达到了15.8万辆,特斯拉当时的国内销量仅有北汽新能源的皮毛。2018年,北汽新能源更名北汽蓝谷上市。
但是此后短短3年,过度依赖B端市场,忽视技术研发,身陷骗补风波,让北汽蓝谷的大好形势急转直下。2021年北汽蓝谷全年汽车销量仅为26127辆,同时,在2020、2021两年的时间,北汽蓝谷合计亏损高达117.26亿元。
ARCFOX极狐是在北汽蓝谷上市之后,在2019年推出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可惜深受北汽新能源口碑下滑的拖累,再加上技术研发上的缓慢补课。至今为止只推出了两款车型,其中曾经引发热议的,与华为深度合作的ARCFOX极狐阿尔法S HI版车型,在上市发布将近一年之后才正式首批交付。
好在今年上半年出现了一丝转机,北汽蓝谷的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营收实现大幅增长,但净利润仍处在亏损状态。极狐汽车上半年累计销量同比增长476.1%,销售新车超6000辆,已经达到了2021年全年销量总和。
在这个时候,北汽蓝谷又抛出了80亿元的定增计划,从发行预案看,定增募集的资金主要是用于极狐的产品研发上,但愿这笔钱能够用得值得。
写在最后:
目前看来,广汽埃安是发展前景相对最明晰的;长安深蓝的热度也十分让人看好;智己和阿维塔还有待观察;岚图、飞凡、极狐则还要为销量继续拼搏,才能为后续发展谋定基础。不知道你更看好哪一个品牌呢?不妨也来评论区发表一下高见吧。(文/优视汽车 老炮)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作者 | 韩哲熙;编辑 | 张麟36氪To B产业组会为大家汇总每日新能源领域的主要新闻,8月25日新能源行业动态日报如下:新能源应用风向比亚迪准备推出起步价百万元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近日,比亚迪持股90%的腾势品牌推出的D9创始限量版车型
在“绿牌”“油价破九”“新能源补贴”等要素的推动,新能源市场迎来井喷式发展机遇。上到互联网大咖,下到制造、房地产等外门汉,都掀起一波“新能源潮”。但开启加速键的汽车市场,也让很多车友无从下手。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挑选出最适合入手的五款新能源车
文/桃李作为汽车市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市场保有量也不断增加,据相关部门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已经突破一千万辆,而且新能源汽车的增速仍不断提高。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好,但是新能源汽车所面临。
行业事件1、8月11日,根据中汽协数据,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倍,汽车产销量创历年同期最高值,预计8月汽车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随着9月汽车市场传统黄金消费季的到来,乘用车产销将会呈现快速增长。
2022年7月新能源轿车销量如何。新能源轿车谁更受欢迎。如下图所示: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杜巧梅北京报道8月19日,据央视新闻消息,为扩大消费,培育新增长点和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相关产业升级,国常会确定了将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期限延期至2023年底。继续予以免征车船税和消费税、路权、牌照等支持。
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什么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双擎动力等等都分不清楚,再有就是为什么有些新能源车能够拿到各种补贴,但有些却不行,带着这么一大。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持续火热,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开始走进大家的视野。
经过五年时间的高速发展,在这场新能源汽车大战中,人们最先想到的是风起云涌的新势力们的各种理念、各种营销、各种话题,仿佛在这个领域,它们已然成为了新能源界的代言人和。在电动化转型的背景下,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开始挤在一条赛道拼硬实力。
“保险公司一般对新能源车的保费比燃油车高出一到两千元,因为新能源车电子元器件比较多,容易坏。”一位驾龄超过30年的私家车主表示,“新能源车保费一般要八、九千,同价位的燃油车只要六、七千。”新能源车险比燃油车险价格更贵,似乎是大多车主的共同认
在燃油车时代,我们的几大国有车企靠着与海外品牌的合资模式,成为市场的中坚力量。到了新能源时代,新能源的“头啖汤”被蔚小理这些造车新势力喝到,海外品牌们对新能源反应迟滞,让国有车企们也意识到发展新能源不能再依靠合资模式。
1月7日,新京报汽车新闻部联合千龙智库共同发布《2020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年度价值报告》,2020年的品牌价值传播影响力排行榜出炉,68家新能源汽车品牌上榜。特斯拉、蔚来、比亚迪三家新能源汽车品牌位列2020年度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品牌价值传。
来源:【汽车纵横全媒体】6月车市强势回暖,新能源销量再创新高。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跨过千万辆大关,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不再小众。未来,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燃油车的替代产品,快速增长趋势还将持续。
此前,提起新能源车,大家脑中第一时间想到的品牌多半是特斯拉。除了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以外,在全球市场来说,最为畅销的纯电车型也一度是特斯拉Model3。然而,自从五菱推出宏光MINIEV后,特斯拉Model3销量霸主的地位就受到了威胁,
#汽车一夏-懂车号创作季#“新四化”、“碳达峰”、“碳中和”……一系列政治正确、发展方向也正确的名词,开始逐渐占领各大汽车制造商官方宣传页面的头版,新能源与数字化趋势正迅速蔓延量产汽车市场。不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谁能够率先占领新能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9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销量累计突破1448.5万辆,同比增长12%,因为去年上半年疫情的影响,今年绝大多数车型都迎来了较大增幅,这其中卖的最好的、增长最快的,又数国货和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