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4 15:25:56 | 浏览:830
12月2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媒体沟通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预计,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达330万辆左右;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500万辆左右,市场占有率将超过二成。他表示,这还是在受制于电池、芯片和产能的情况下作出的保守预判,如果完全看需求,数据会更高。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即将进入市场化发展新阶段。”这是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10年发展的新定义。
市场火热超出预期
欧阳明高作出上述预期,其背景是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火热。
据悉,多家新能源车企11月销量涨幅超过100%,创下历史新高。“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陡峭增长期,市场爆发原因主要是技术进步、产品丰富、政策给力。虽然超出预期,但符合逻辑。”欧阳明高表示,补贴对消费的作用正在逐步消退,私人基于市场消费的购车比例已经上升到接近75%。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新阶段。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经历了从政策驱动为主到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的发展阶段,随着明年购车补贴将全部退坡,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和接受度已进入依靠市场主导的新阶段,这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里程碑式节点。
10年路程,新能源汽车从无到有,从不受重视到百家争鸣,从续航短、充电慢到进入长续航、慢充快充换电皆有的时代,如今的新能源汽车正以喷薄之势为汽车行业注入新鲜血液。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渗透率逐月快速提升,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接近300万辆,全年总体销量有望达330万辆。”欧阳明高分析,根据S形增长曲线的经验判断,全球汽车电动化已突破临界点,进入陡峭增长期。
欧阳明高预计,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达到700万至900万辆;2030年或将达到1700万至1900万辆。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情况来看,2025年将超过3000万辆,2030年接近1亿辆,2035年接近2亿辆,2040年接近3亿辆。
聚焦低碳智能网联
在刚刚闭幕的广州车展上,整车企业纷纷推出了装载固态激光雷达、超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长距超声波传感器等智能网联装备的车型。许多展台也展出包括智能座舱、智能汽车操作系统、视觉交互、人脸识别、语音人工智能、智能穿戴设备互联等前沿车辆技术。
特别是在户外场地上,有车企将自动驾驶车辆带到了现场,供观众进行实乘体验。自动驾驶车辆的落地上路,标志着围绕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产业链正在逐渐形成,智能网联产品已然成为产业竞争的焦点,新的变革时代将再次拉开帷幕。
对此,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汽车革命的前半场是电动化,但不局限于电动化,在这个过程中,为其他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很多机会,推动汽车产业加快从电动化向低碳化、网联化和智能化变革。
陈清泰认为,当前的高端芯片市场,比如车用AI芯片等产品,产能还没有固化,网联化、智能化的产业链也没有固化,“所以,我国将传感器、雷达等网联化、智能化有关的核心零部件做到全球去,甚至做到全球的最高水平”。
在他看来,全球范围内,中国的网联化、智能化水平并不落后。中国占全球汽车产销量大约30%,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因此,对汽车产业而言,产业链问题可能更加重要。这次疫情冲击对汽车产业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带来机会。
“封闭起来肯定是不对的,但产业链的安全要保障。如何恰当地把握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陈清泰指出,不能在传感器、雷达等方面再重复芯片受制的故事。把网联化、智能化的零部件搞上去,将会对产业链安全带来很大好处。比如成长出一批高水平的公司,能够生产全球领先的核心零部件,这样即使关键部件被人“卡脖子”,也有实力采用交换的办法破解。
国际品牌同场竞技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市场规模和发展质量方面均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私人消费市场持续增长,下沉市场潜力逐步释放,中国汽车市场已成为全球车企的必争之地。
在广州车展上,合资新能源的阵容比去年更加强大。据广州车展组委会统计,本届广州汽车展展车总数达1020台,国内外参展车企共展出新能源车241台,其中国外品牌展车88台。
“今年以来,全球大品牌车企陆续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燃油车方面,中国是一个全球参与竞争的市场,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由原来主要是中国车企竞争,演变成全球车企参与竞争。”陈清泰说。
欧阳明高也表达了相同观点。他认为,各合资企业会在明后年集体发力,2023年中外品牌新能源汽车竞争将进入激烈期。
国际品牌纷纷进行电动化转型,好在中国新能源品牌已提前进行布局。去年,中国品牌华人运通推出60万元的高合HiPhi X时,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今年,人们似乎已经对中国自主品牌电动车高端化习以为常。
欧阳明高分析说,从核心技术看,国产品牌是有实力的。首先是电池技术,电池占到电动汽车技术含量的60%,目前这一代电池技术中国是占主导地位的;其次是电驱动和电力电子跟国外比,总体不相上下,部分车企的技术实力在全球较为领先。
从供应链看,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全球70%的电池产能在中国,产品供应全球。当然,近期芯片供应成了问题,但汽车芯片只占全部芯片的约10%,目前主要还是周期性供需失衡问题。此外,汽车对芯片集成度要求低于手机等产品,从中期看,我国自主技术不难解决新能源汽车芯片问题。
从整车品牌看,新能源汽车爆发之后对老品牌是一种挑战,对新品牌是一个机遇。造车新势力这几年的蓬勃发展,在品牌形象方面也创出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的一片新天地。
从企业看,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引发了汽车产业的一场技术革命。自主品牌企业创新进取,新造车势力充满活力,合资企业蓄势待发,即将全面发力。今后5年市场将高速增长,竞争持续激烈。
欧阳明高表示,自主品牌的升级比预想中要好很多,“预计,在新一轮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下,2030年中国市场中国品牌将占60%。”(记者 刘 瑾)
来源:经济日报
文/桃李作为汽车市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市场保有量也不断增加,据相关部门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已经突破一千万辆,而且新能源汽车的增速仍不断提高。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好,但是新能源汽车所面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杜巧梅北京报道8月19日,据央视新闻消息,为扩大消费,培育新增长点和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相关产业升级,国常会确定了将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期限延期至2023年底。继续予以免征车船税和消费税、路权、牌照等支持。
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什么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双擎动力等等都分不清楚,再有就是为什么有些新能源车能够拿到各种补贴,但有些却不行,带着这么一大。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持续火热,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开始走进大家的视野。
“保险公司一般对新能源车的保费比燃油车高出一到两千元,因为新能源车电子元器件比较多,容易坏。”一位驾龄超过30年的私家车主表示,“新能源车保费一般要八、九千,同价位的燃油车只要六、七千。”新能源车险比燃油车险价格更贵,似乎是大多车主的共同认
作者 | 韩哲熙;编辑 | 张麟36氪To B产业组会为大家汇总每日新能源领域的主要新闻,8月25日新能源行业动态日报如下:新能源应用风向比亚迪准备推出起步价百万元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近日,比亚迪持股90%的腾势品牌推出的D9创始限量版车型
在“绿牌”“油价破九”“新能源补贴”等要素的推动,新能源市场迎来井喷式发展机遇。上到互联网大咖,下到制造、房地产等外门汉,都掀起一波“新能源潮”。但开启加速键的汽车市场,也让很多车友无从下手。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挑选出最适合入手的五款新能源车
经过五年时间的高速发展,在这场新能源汽车大战中,人们最先想到的是风起云涌的新势力们的各种理念、各种营销、各种话题,仿佛在这个领域,它们已然成为了新能源界的代言人和。在电动化转型的背景下,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开始挤在一条赛道拼硬实力。
7月27日消息,今年炎热的高温环境,似乎给电动汽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部分车型续航缩水程度更胜冬季。(图源:懂车帝App官微)近日,知名汽车媒体懂车帝开展了“新能源车夏季实测”,在地表温度。为凸显颜值而设计的全景天幕,也给车主们带来更大的困扰。
网上车市梳理了10款即将在今年第四季度上市的新能源车,包含纯电、插电、混动车型,其中自主品牌蔚来汽车旗下纯电动SUV——ES8最大续航里程可达50。如今,在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和国家双积分政策的双重影响下,各大主流车企纷纷加码这一领域。
文/宝拉除了常见的锂离子电动车外,新能源汽车还包括甲醇、氢气、太阳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作为甲醇汽车的铁粉,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多次推广甲醇汽车。今年6月30日,全球首款甲醇混合动力轿车吉利帝豪醇电正式上市,不仅让吉利汽车赚足了眼球,也让甲醇汽车
受“降息”利好刺激,今日市场迎来普涨,汽车整车也跟着雨露均沾。截止收盘,板块上涨2.22%,长城汽车(601633.SH)涨停,安凯客车(000868.SZ)、赛力斯(601127.SH)、广汽集团(601238.SH)等纷纷跟涨。
包括埃安和哪吒的后11名的总销量为108792辆。比亚迪以162530辆的成绩遥遥领先于第二名的广汽埃安,埃安的成绩为25033辆,哪吒的成绩为14037辆。2022年七月,新能源汽车仍旧分为两大阵营。
根据乘联会最新发布的2022年4月车型销量排行榜我们可以发现,在新能源车型销。买车不需要经验和技术层面的知识储备的话,那么按照销量来买车是最直接的。今天我们就盘点下,5万、11万、13万、15万、22万这五个价格区间,卖得最好的5款新能源车。
作者丨左茂轩杜巧梅编辑丨张明艳图源丨图虫在这个火热的夏天,新能源汽车有点“火”。一方面,市场和政策的驱动下,新能源汽车继续以超过100%的同比增速高速增长;另一方面,随着保有量的提升,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数量也随之上升。
8月22日,据央视新闻报道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到1001万辆。而目前,国内首批新能源汽车上的动力电池也迎来了退役潮,这些报废的电池肯定是不能烂在车里的,但要怎么处理掉,成为了首批新能源车主头疼的地方。